主动系统技术指标 1.锚杆:原材料宜选择双股形式的Φ16钢丝绳锚杆,也可采用钢丝锚杆;锚杆孔径及锚固长度,上沿锚杆设计抗拔力不小于80KN,其余锚杆设计抗拔力不小于50KN。锚固长度应根据计算确定,且不得小于2m。钢筋锚杆孔径应大于杆体直径12mm以上;双股钢丝绳锚杆孔径应大于钢绳2倍直径10mm以上。 2.钢丝绳网:规格采用D0/08/300型钢丝绳网,宜选用4mX4m网块,需要时可在边缘处采用其他规格的网块。层数宜采用单层钢丝绳网铺挂,在局部大体积危石或岩堆时,可考虑采用双层钢丝网的加强型主动防护,此时的锚杆抗拔力应不小于104KN。 3.支撑绳:横向支撑绳的直径宜采用Φ16钢丝绳,纵向支撑绳宜采用Φ12钢丝绳,设置双层钢丝绳网的区域纵横支撑绳均宜采用Φ16钢丝绳,每根支撑绳的实际长度应在设计铺设长度的基础上两端各增加1m作为与锚杆固定连接的预留长度。当支撑绳铺设长度L≤10m、10m30m时,每根支撑绳两端分别各用2个、3个、或4个相应型号的绳卡固定。 4.缝合绳:缝合绳的直径应为Φ8钢丝绳,每张钢丝绳网宜用一根缝合绳缝合,其长度按能实现网与周边支撑绳或临近网边缘缝合来确定,每根缝合绳两端各用2个Φ8绳卡固定。 5.格栅:GPS1和GPS2型主动系统应在钢丝绳网下铺一层格栅,宜采用直径为2.2mm的热镀锌铁丝编织成的网孔为50X50mm的铁丝格栅,仅当有培植土绿化要求是设置土工格栅,格栅网块边界间应考虑不小于5cm的叠置,格栅间用Φ1.2铁线绑扎,绑扎间距不得大于1m 。 该系统在作用原理上类似于喷锚和土钉墙等面层护坡体系,但因其柔性特征能使将局部集中荷载向四周均匀传递以充分发挥整个系统的防护能力,即局部受载,整体作用,从而使系统能承受较大的荷载并降低单根锚杆的锚固力要求。由于系统的开放性,地下水可以自由排泄,可以稳定边坡、抑制边坡遭受进一步的风化剥蚀,保护坡面原有地貌形态和植被生长条件,实现较佳的边坡防护和环境保护目的。 被动防护系统:被动防护系统是由钢丝绳网、高强度钢丝格栅、锚杆、工字钢柱、上下拉锚绳、消能环、底座及上支撑绳等部件构成。系统由钢柱和钢丝绳网连接组合构成一个整体,对所防护的区域形成坡面防护,从而阻止崩塌岩石的下坠,起到山体边坡的防护作用。 钢丝绳网被动防护系统的特点在于:系统的柔性和拦截强度足以吸收和分散传递预计的落石冲击功能,消能环的设计和采用使系统的抗冲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与钢性拦截和砌砖挡墙相比,改变了原有施工工艺,使工期和资金得到减少。 本系统以崩塌落石的冲击动能作为工程施工的设计选型依据,避免了钢性坡面防护设计中,参数与防护等级不相称或相差较大等缺点,针对不同的防护等级,公司开发设计出不同能量等级的产品与之相配套。防护能量从250-3000KJ,并已能对高达5000KJ的更高能级进行特殊防护。山体滑坡防护网被动系统在材料的的设计上考虑了易于安装,即用较少量的锚杆和较少量的开挖来实现较快速简例的施工安装,维修人员仅需要少量常规机具即可进行系统的安装、维修和部件更换。 联系电话: 赵先生